百里杜鹃接待避暑客近200万人次
时间:2025-09-17 文章来源: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作者:佚名
“老样子,豆花鱼火锅!”
初秋,来自四川的避暑游客刘东,熟门熟路地走进毕节市百里杜鹃管理区鹏程街道桥头社区的小桥流水人家农家乐。
话音刚落,店主黄天庆便笑着应和:“好嘞,刘大哥,你和嫂子今天来得早。”
这温馨的场景,是百里杜鹃避暑季里无数日常片段中的一个,却反映出当地避暑旅游的热度,也折射出当地将“凉资源”转化为“热产业”的生动实践。
刘东夫妇是百里杜鹃的常客,连续多年来此旅居,如今更是把黄天庆的农家乐当成了“饭厅”。
“来早点,吃饭的人少,不那么拥挤。”刘东坐在院墙边的遮阳伞下,和正在厨房忙活的黄天庆隔空聊了起来。
“今年打算住到多久?”
“9月底吧,这边凉快,还想多吃几顿你家的特色菜。”刘东话语间,满是对百里杜鹃的喜爱。
黄天庆的农家乐自2019年开业以来,生意一年比一年好,尤其是每逢避暑季,更是火爆异常。
“开业至今,凭借稳定价格和鲜香口味,赢得了顾客认可。”黄天庆一边切着鱼片,一边向记者介绍,“今年以来,营业额已达50万元。”
红火的生意,离不开百里杜鹃避暑游的蓬勃发展,更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家乡搞避暑旅游,鼓励大家创业,我们才鼓起勇气迈出这一步。”黄天庆坦言,“刚开店时,心里没底。没想到这几年,避暑季和赏花季时,游客一年比一年多,我家的生意也越来越好。”
在黄天庆看来,自家生意的红火,除了依托百里杜鹃得天独厚的清凉资源,当地政府的一系列举措更是关键助力。
“我们这些商家,每年都要参加政府组织的安全应急、服务礼仪、经营管理培训。”黄天庆一边忙着手里的活计,一边说,“通过培训,大家的服务意识提高了,游客来避暑自然更满意。”
正是这些实打实的培训,让像黄天庆一样的经营者们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为游客打造了更舒心的消费环境。
不仅如此,为了让游客在百里杜鹃“吃好、住好、玩好”,当地政府还精心策划了丰富多样的文旅活动。
“6月到9月,这边举行山地自行车赛、千人乌蒙欢歌及篝火狂欢等,大大小小有好几十场活动。”黄天庆介绍,“每年篝火晚会,上万人一起跳舞,热闹得很,也让我们店里的客人不断。”
近年来,随着百里杜鹃避暑旅游的持续火热,像小桥流水人家这样生意红火的餐饮店越来越多。当地群众依托得天独厚的清凉资源,日子越过越红火。
数据显示,目前百里杜鹃已有餐饮服务经营主体400余家、餐位3万余个。今年避暑季自6月以来,百里杜鹃已接待避暑游客190万余人次。
原文链接:https://whhly.guizhou.gov.cn/xwzx/szdt/202509/t20250909_8859201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